毛晨曦
0451-86652981
maochenxi2006@163.com
教育经历:
1994.09-1998.07 东北林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1998.09-20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1.09-2006.09 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09-2004.09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
2004.09-2007.09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2007.09—2008.07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8.07—2013.12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3.12—至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结构地震损伤控制:震后自恢复结构体系设计、基于智能材料的被动控制结构体系、结构失效模式控制设计方法。
结构地震损伤预测、震后安全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后加固方法优选、基于损伤指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后安全评定方法。
通信系统地震破坏预测:通信枢纽建筑地震破坏预测、通信网络系统地震破坏预测、通信系统地震损失评估。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预制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评估及抗倒塌设计”(编号:51678543),2017-2020,64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培育项目“框架—剪力墙结构倒塌破坏机制及两阶段失效模式控制研究”(编号:90915003),2010-2012,50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拟橡胶金属阻尼材料的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编号:50808165),2009-2011,20万元。
4.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后安全性鉴定标准关键指标研究”(编号:201308003),2013-2015,88万元。
5.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预测及损失评估系统基础研究”(编号:2009-A01),2010-2012,260万元。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拟橡胶金属阻尼材料的新型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2010-2012,5万元。
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结构地震损伤监测与构造技术研究”(编号:2007B15),2007-2010,50万元。
发表文章:
[1] Hui Li, Chenxi Mao and Jinping Ou.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two types of shape memory alloy device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37: 407-426, 2008
[2] Hui Li, Chenxi Mao, and Jinping Ou. Identification of hysteretic dynamic systems by using hybri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nd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with limited observa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3; 139(5): 547-558.
[3] Suchao Li, Chenxi Mao, Hui Li and Yagebai Zhao.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oretical modeling of self-centering shape memory alloy pseudo-rubber. 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s. 2011, 20(11):115008.
[4] Dongwang Tao, Chenxi Mao, Dongyu Zhang, Hui Li.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signal-based approach for structural earthquake damage detection using fractal dimension of time frequency featur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4; 13(4):671-680
[5] 毛晨曦, 周文松, 欧进萍, 基于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的结构损伤识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43(8):130-134.
[6] 毛晨曦, 李素超, 赵亚哥白, 一种新型隔震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金属橡胶, 土木工程学报,S2:176-181, 2010.
[7] 毛晨曦, 张予斌,李波,王振营,李惠,欧进萍. 连梁中安装SMA阻尼器框剪结构非线性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45(12):70-77
[8] 毛晨曦,王大磊,王涛,李惠. 安装SMA阻尼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拟静力试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 34(4):140-147.
[9] 张亮泉, 谢贤鑫, 张昊宇, 毛晨曦. 基于损伤指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安全性鉴定新方法—试验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5, 35(3): 44-58.
[10] 毛晨曦,张昊宇,谢贤鑫,肖红梅,孙柏涛. 基于损伤指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安全性鉴定新方法. 第四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 2015年10月, 台北
获奖及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构振动控制与应用,2013年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